产品介绍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癌性体腔积液的腔内注射以及膀胱癌的局部灌注等,也可用于胃肠道肿瘤等。
用法用量静脉或肌内注射(单一用药):一次10mg(0.2mg/kg),一日1次,连续5天后改为每周3次,一疗程总量300mg,如血象良好,在第一疗程结束后1.5~2月后可重复疗程。胸腹腔或心包腔内注射:一次10~30mg,每周1~2次。膀胱腔内灌注:每次排空尿液后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内向腔内注入50~100mg(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动脉注射:每次10~20mg用法同静脉。瘤内注射:开始按体重0.6~0.8mg/kg向瘤体内直接注射,以后维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按体重0.07~0.8mg/kg注射,每1~4周重复。儿童用量:肌注或静脉,根据体重每次0.2-0.3mg/kg,一日1次,连用5次后改为一周1次,约25~40mg为一疗程。
禁忌对本药过敏者,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严重骨髓抑制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孕妇应用此药,因可能有致畸性。尚没有对受乳婴儿影响的报道。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1.塞替派可增加血尿酸水平,为了控制高尿酸血症可给予别嘌呤醇;
2.与放疗同时应用时,应适当调整剂量;
3.与琥珀胆碱同时应用可使呼吸暂停延长,在接受塞替派治疗的病人,应用琥珀胆碱前必须测定血中假胆碱酯酶水平;
4.与尿激酶同时应用可增加塞替派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尿激酶为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活化剂,可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
药理毒理塞替派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在生理条件下,形成不稳定的亚乙基亚胺基,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塞替派是多功能烷化剂,能抑制核酸的合成,与dna发生交叉联结,干扰dna和rna的功能,改变dna的功能,故也可引起突变。体外试验显示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在小鼠的研究中可清楚看到有致癌性,但对人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证明本品对人垂体促卵泡激素含量有影响。
储藏遮光,密闭,在冷处(2-1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