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中医辨证论治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医辨证论治缺血性脑血管病 妙手医生2022-12-30 2162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夏雪培 北京市海淀医院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有关本病病因的研究,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见解。金元时期刘河间主张“心火亢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推崇“湿痰生热”所致,三家之说虽各有所发挥,但都偏重于内因,纠正了唐宋以前偏于“外风致病”的观点。明代张景岳在《非风论》中亦强调“中风非风”,重申“本皆内伤 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叶天士则进一步将其阐明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由此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引起本病内、外因的相互关系,并强调内因的重要性。
社会迅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情志失调对健康影响最大,古人对此亦早有详 尽论述。《证治准绳》所述:“夫膏粱之人……,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胀闷痞膈”,“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损伤心脾”。近代张山雷在《中风诠》中亦述:“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而特著其病源,名以膏粱之疾”。元代王履的《医经溯洄集》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明代张景岳认为“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在《内经》中就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指导思想。遵循中医学理论,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致病因素,可防止或推迟本病的发生,《证治汇补—预防中风》云:“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即中风先兆,须预防之。”《乾坤生气论》指出:“中风预防之理,当节饮,戒七情,远房事,此至要者也。”对生活方式的调节是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慎为护持,静加调摄”,即前贤所提出的“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之观点。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眩晕”“类中风”等范畴,多以中经络为主。急性期多为风痰淤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等证。恢复期多见气虚血淤、阴虚风动证。临床与出血性中风没有绝对的界限,应随机把握。
风火上扰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发口眼歪斜,舌强 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或伴麻木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石决明(先煎)18克。
加减:夹有痰浊、胸闷、 恶心、苔腻者,加陈胆星、郁 金各9克,化痰开郁;头痛较重 者,加羚羊角(代)、夏枯草 各9克,清肝息风。
痹阻脉络证: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川乌头(去皮、脐)、南星(生用)各3克,白附子10克,法半夏9克。
加减: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10克,远志9克,祛痰宣窍;痰淤交阻,舌暗紫有淤点、淤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 地龙、赤芍、桃仁各9克,红花 6克,活血化淤。
风痰上扰证: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或不语,口眼歪斜,偏身麻木,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或黄厚燥,脉弦滑。
治法:通腑泻 热,化痰理气。
方药:星萎承气汤加减。天南星9克,瓜萎15克,甘草、大黄各6克,芒硝30克。
加减:热象明显者加黄芩、山栀各10克;津亏者加生地黄、麦冬各15克;不语者加郁金、石菖蒲各10克。
气虚血淤证:
主症:肢体不遂,软弱无力,形体肥胖,气短声低,面色萎黄,舌质淡暗或有淤斑, 苔薄厚,脉细弱或沉弱。
治法:益气养血,化淤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5 克,地龙、红花、桃仁、川芎各3克。
加减:血虚甚者,加枸杞子、首乌藤各15克,以补血;肢冷、阳失温煦者,加桂枝6克,温经通脉;腰膝酸软者,加川断、杜仲、桑寄生各10克,以壮筋骨,强腰膝。
单方验方治疗:
1.黑木耳6克,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调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2.肝阳上亢型可用菊花6~10克,决明子10克,开水泡服,每日代茶常饮。 3.松子仁泡酒,少量长期服用,可预防中风。4.银珠10克,枯矾12克,降香3克,艾绒60克。共研细末,用皮纸制成艾条,早、晚熏灸 脐部,盖被微汗。主治半身不遂。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