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墨扬 阜外医院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害。
一、病因
长期高血糖状态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高血糖会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等,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导致蛋白尿的产生。此外,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也会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它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氧化应激等,进而损伤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诊断糖尿病肾病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情况、尿蛋白检测、肾功能检查等综合判断。
二、临床表现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
中期:逐渐出现蛋白尿,可伴有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晚期: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加重,可发展为肾衰竭,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等尿毒症症状。
三、诊断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尿常规:可检测蛋白尿、血尿等。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评估肾脏功能。
肾脏超声:了解肾脏大小、形态等。
四、治疗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使血糖达标。
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伤,应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等降压药物。
控制血脂:高血脂也会影响肾脏功能,应使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
饮食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低盐饮食,控制每日盐摄入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避免肾毒性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透析和肾移植:对于晚期肾衰竭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在治疗方面,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减少尿蛋白,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例如,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降压药(如 ACEI 或 ARB 类药物)控制血压,同时降低尿蛋白;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
对于已经进入肾衰竭阶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五、预防
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进行治疗,保持血糖稳定。
控制血压、血脂: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如有异常及时治疗。
定期体检:包括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重点关注和预防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