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静文 北京市海淀医院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损害,使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心脏射血功能受损和心室充盈功能低下,以运动耐力的下降、呼吸困难 及肢体水肿等为主要表现。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中医学“水肿”“喘证”“怔忡”“心水”“心痹”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多层次、多方位、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
1、病因病机:《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心力衰竭病因的相关描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表明饮食不当可诱发心力衰竭。《灵枢·天年》曰:“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从心气亏虚及情志发病的角度描述了本病病因。祝德伟等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为素体脏气亏损,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浊、瘀血、水湿停聚。胡元会教 授指出湿邪黏滞,可阻碍气血运行,致阳气布化,胸阳不展,心阳受损,而致心力衰竭。董肖等总结慢性心衰可由外感六淫邪毒、饮食不当、七情内伤、年老体虚、脏腑功能失调、药物的滥用与误用、心病久延等引起。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提出:“元气既虚,心力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提出了心衰的气虚血瘀发病机制。唐宗海则在《血证论》中有“水与血相为倚伏”“水病累血,血病累气”“水病而不离血”“血病而不离乎水”“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的论述,指出瘀血内停,可阻碍气机,致水液代谢失常,形成水饮。气滞、瘀血、水饮又可相互转化,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为中心,涉及五脏的全身性病变,其中以心之气血阴阳亏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二者交互存在、相互为患。近代医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认识虽基本趋于一致,但又各有侧重。周华教授认为心肾阳虚为心衰之本,血瘀水停为心衰之标。刘建和教授以三焦辨证为理论依据,认为三焦壅塞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之一。陈莹等认为心脾乃母子关系, 脾运失健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源,也是瘀血、痰浊、水湿等病理产物形成的主要原因。何庆勇认为瘀水内阻是其重要病机。李七一教授提出慢性心衰病机尤应重视 阴血亏虚的情况。
2、辨证分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多先分期,之后再分型,并以五脏、阴阳、标本、虚实为侧重点。也有学者以西医客观化指标、慢性心衰病因等要素进行辨证分型。
慢性心衰稳定期可分为心肺气虚、心阳虚损、心血瘀阻证、阴阳俱虚证等4个证型;急性加重期则可分为阳虚水泛证、阳虚喘脱证、痰浊阻肺证等3个证型。高继梅等根据心力衰竭病机具有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心气阳虚发展特点,将心力衰竭证型分为 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心阳虚证、心阳虚兼血瘀证、心肾阳虚证等。姜德友教授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心气虚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血瘀水停证等5个临床证型。
3、临床治疗:①中药汤剂:益气活血法,临床上应用具有益气、活血、利水作用的芪苓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发现该方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益气活血利水方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心功能指标;益气养阴法,生黄芪 30 g,炙黄芪 30 g,山 萸肉 15 g,麦冬 10 g,海藻 15 g,蒲黄 10 g,路路通 30 g,桂枝 9 g,苦参 15 g,该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 化瘀祛痰之功,切中慢性心力衰竭之病机,临床疗效肯定。吴颢昕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指出气阴两虚、瘀水内停是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最常见的证型,自拟益气养阴强心汤,该方由桂甘龙牡汤、苓桂术甘汤、生脉饮加减化裁而得到,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利水的功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温阳利水法,真武汤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肯定,有拮抗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五苓散可较好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利尿剂抵抗发生率。②口服中成药:中成药历史悠久,有胶囊、颗粒、丸、片等剂型,具有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特点。近年来,临床上运用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心脏射血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等。③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起效迅速,作用可靠,已广泛应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生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前改善。④针灸及其他辅助疗法:针灸具有调补阴阳,舒筋活络,益气调血之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也有改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