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怎样认识心律失常

怎样认识心律失常 妙手医生2022-10-20 568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揭秉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肌细胞有四种生理特征:自律,兴奋,传导和收缩。

(一)自律性:自律性心肌组织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连接区、房室束和室传导系统,这些具有自我节律的心肌组织称为起搏点,窦房结是心肌中自律性最高的器官,其起搏点为60~100次。当窦房结功能被抑制时,在窦房结节律之下的起搏点就会出现一种促搏或逸搏节律的冲动。浦氏纤维最少的是房室连接、房室、束支、浦氏纤维。舒张期的解极性(4相位)是受自律性细胞频率影响的,并且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舒张期的最大舒张期高于舒张期,舒张期越接近临界值,起搏点的频率越高;②门限值:低起搏点频率高,低起搏点频率低。

窦房结的节律变化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减慢。异位性心动过速是指除了窦房结以外的起搏点有规律地增长,超过窦房结的出现,进而对心脏的跳动产生影响。

另外一种异位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后电位活化所致,在心脏去极化后,会有短暂的门限膜去极化,即后电位。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在后电位升高并达到电位时,能产生有效的去极化。

(二)兴奋:对心脏的刺激,称为紧张。引起心脏电位变化和机械收缩。在生理状态下,心肌的激动程度随心脏发育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1.绝对不应期: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工作电压0至3相的头一半,与 QRS波的开始和 T波的峰值相对应。

2.无效不应期:局部对强刺激的反应很微弱,无法扩展传导,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在绝对不应期后的一段较短的时间里,与绝对不应期一起称为有效不应期。

3.相对不应期:对于更强的刺激,其兴奋反应要比一般情况稍低,并在 T波的末尾,从有效不应期结束到复极终止。由相对不应期引发的兴奋叫做在此期间前的兴奋。在心电图 T波峰值之前和之后,有一个时期称为“易激期”或者“易损期”,当这个时期受到惊吓时,会引起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被称为完全不应期。

4.过度兴奋:当受到微弱的刺激时,其反应会低于平时。这是由于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尚未完全复原,离阈电位更近,所以“阈下刺激”强度愈小,心肌的兴奋程度愈高。

(三)传导:当心脏肌纤维受到兴奋时,会对邻近的心肌细胞进行自发的刺激,这就是心肌的传导性。在临界电压不变的情况下,0相位的除极率越高,而在静态膜上的电位越大(-90 mV)越大,则越兴奋。浦氏纤维具有最大的速度(4000 mm/s),其次是心房肌(1000 mm/s/s)。房室边缘的传导速度最慢(每秒20-200 mm),这在生理学上是有道理的,它能防止迅速的房激动(如房颤)进入心室,另一方面,在比心房收缩稍迟的情况下,能促进心室的充盈。

心肌纤维传导受自身损害和神经液等因素影响。最常见的是传导率下降(传导延迟)或传导障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组织处在不应期;②传导能力下降;③传导不均。

(1)单向阻滞:正常心肌可能会向前或向后运动,但在某些条件下,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递,而不能沿另一个方向传递,即是单向的。

(2)非均匀性传导:在某一特定的心脏组织中,由于各部分的传导特征不一致,导致激动峰的前进速度不均匀,因而会影响到兴奋传递的作用。

(3)衰减型传导:在传导激动信号时,在心脏尚未完全复极、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其0相位的极化速率、幅度均会降低,兴奋传导性减弱,对组织的反应减弱,传导性降低。不应期是在刺激仅对某一部分进行刺激时产生的,但是并未全部通过该区域。心电图上没有激动波,但会影响下一个脉冲的生成和传输。

4.回旋,一种从某处产生的激动,通过一条通道,再从另一条通道返回,这是一种激动。其对促进异位心律失常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折返兴奋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①具有解剖或功能的环路;②单向阻塞;③传导率下降。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

正常的心律是由窦房结引起的,它以特定的频率和韵律发出冲动,并以一定的速度和顺序向心房、房室交界处、房室束、浦氏纤维、心室肌群和心室肌。当脉冲的来源,频率,传递顺序,速度等方面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主要有两种:

(一)激动人心的源头

1.窦性心律不齐: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

2.心率失常:

(1)消极:房性、交界性、室性和自律性

(2)自发性:前期收缩、阵发性、非阵发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及颤动、心室扑动及颤动。

(二)异常刺激

1.室传导障碍:窦房,房内,房室,束支.

2.在房室间增加的通道:预激综合征.

3.反向心跳:阵发性房颤.

有时候,由于自身的规律性失常和不正常的传导一起,会造成诸如并行心律失常的心律失常。

三、心电图的心律失常

(一)窦性和窦性心律失常:正常的心脏起搏点是窦房结,窦房结所致的心律是“窦性心律”。

1.窦性心律:① PⅡ, avF竖直, PavR反向;② P波有规律,60~100次/分;③P- P差小于0.12秒;④P- r相隔0.12秒;所有这些都可以被诊断为窦性心律。

2.窦性心律不齐,

(1)窦性心律,其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一般是160下/分钟。

(2)窦性心律患儿心率>150次/min,而儿童>120次/min。

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酗酒、浓茶、咖啡等都会导致窦性心动过速。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休克、心力衰竭、心肌炎、肾上腺素、阿托品、硝酸甘油等。

窦性心动过速 ST段会降低, T波平坦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或是由于心动过速所致的相对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

3.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是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心率在60次/分以下,正常的心率在40次/分以下。

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兴奋的迷走神经和抑制了窦房结。多见于运动员、老人、低温麻醉、梗阻性黄疸、颅内压增高、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

4.窦性心律失常

两组之间的窦性心律相差0.12秒。一般与换气周期有关,吸气的速率稍微加快,呼气对稍微缓慢。多见于青少年、感染后恢复期、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的患者。临床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5.窦性停搏和窦房阻塞

窦房结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脉动,使心房或整个心房停止活动,称为窦性停止。心电图P-QRS-T波、停搏间歇期均大于2秒,与正常人P-R时间呈非倍数关系,并有较大的间歇性或室性逸搏倾向。

窦房结本身有一种冲动,但有一种传导障碍,即窦房结与心房肌间的传导障碍,称为窦房传导阻塞。因为心电图无法直接反映窦房结的脉搏波形,所以只能间接地用心房激动(P波)来估算窦房结的移动,所以用心电图来判定一次窦房阻塞(窦房传导期)是不可行的;三度窦房阻塞(所有的窦房结冲动均不能传导至心房)均未见 P波形,与窦性停顿并无显著差异。只有二度窦房阻滞可以诊断。二级窦房传导阻滞分为 I型和 II型。I型:窦房传导时间逐步增加,直至一次心房激动脱漏,心电图上P-R间隔逐渐缩短,最后只有一次漏跳,无P-QRS-T波形,包括脱漏的长P-P时程小于任何两个短P-P时程,重复进行。II型窦房室传导阻滞的 ECG表现出有规则的P-P时距,其间无P-QRS-T波,而 P— P时距则为 P— P时距的整数倍。

(二)被动异位心律:当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冲动传导障碍时,窦房结下节律节律所引起的一种脉搏。这是一种发生于窦性、窦性心律失常后的保护性生理现象。

1.房室交界处逸搏逸搏: QRS波延时1~2次,其形态类似于正常窦性下传 QRS波。如果逸搏逆行上激动, P波(PⅡ, avF倒置, PavR)在 QRS波前(P-R<0.12 s)或 QRS波后(R-P<0.20 s)出现 P波(PⅡ, avF倒置, PavR)。如果有三次以上的交界性逸搏,就会形成逸搏心律,心率在40-60次/分钟。

2.室性逸搏与室性自搏性心律:在房室交界处不能产生激动或激动,从而引起心室激动时,心室节律点会出现1~2次的亢进,称为室性逸搏, QRS波的特点是 QRS波的延展期延长,大于0.12秒,室性逸搏次数大于3次,即出现室性自搏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症状。

(三)期前收缩:窦房结以下的异位起搏点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因此心脏跳动速度加快。按来源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房性占多数,房性次之,特点如下:

1.早期心房收缩

(1) QRS、 T波提前,以前无 P波;

(2) QRS波的早期征象为宽幅,持续时间>0.12秒,且有二次 T波改变(T波与 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

(3)房性期前收缩后的完全代偿间歇(也就是前 QRS波前与后两个R-R间隔相加等于R-R时间间隔)。

2.心房颤动

(1) P波的早期特征与窦型 P波相差异较小;

(2) P R间隔大于等于0.12秒;

(3)早期 P波(室上性)后 QRS波一般为正常。

(4)房性早搏后多前不完全性代偿间歇(P波前、后两个 P波前与后两个 P波前的合计均少于两个 P波前)。

房性早搏下传时,可引起P- R间隔的延长及/或 QRS波的大异常(即房性期前搏合并室性传导)。

3.交界部位的早熟收缩

(1)QRS-T波出现的时间较早,且与窦性 QRS波形相似。

(2)QRS-T波前无竖向 P波, P波为逆行, QRS波前 P′ R<0.12 s, QRS波 P′<0.20 s)、 QRS波(P′- R<0.20秒)或 QRS波波(R-P′<0.20 s)。

(3)一般是一个完整的补偿周期。这是因为交界性兴奋难以逆向传导至窦房结,因此,窦房结节律大多数时候并不受交界前收缩的影响。

(四)阵发性心搏过速:当心脏异位起搏点出现自律性上升或折返兴奋时,会有三次以上的快速反应,也就是阵发性心律过速。其特点如下:①突如其来,接着戛然而止。②心率每分钟160~220次;④发作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为数分钟,数分钟至数小时,但也有少数病人持续数日。

根据冲动的部位,可以分为室上型(房型)和室(交界型).

(五)扑动和抖动:一种由心房或心室起搏时所产生的一种刺激,使心房或心室内的回旋运动,由此导致心房或心室的一部分持续的去极性和复极性的运动。心室扑动或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室扑动或室颤。它的特点是:

1.心房颤动

(1) P波消失,出现一系列大小相同、形状呈锯齿状的、频率为240~400次的脉动。

(2) QRS波为室上型, QRS波的 QRS波与窦性心律 QRS波的特征类似,但 QRS波的 QRS波形较小。

(3)可以按比例向下传导,例如:2:1、3:1、4:1、5:1、等传导,使心室比例均匀。

2. AF:

(1) P波消失,由一系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间隔非常不规则的颤动波(f波)取代,每分钟350~600次。

(2) QRS波型为室上性, QRS波与窦性节律基本一致;若在室内引起不同的传导, QRS波群也会随之改变。

(3)心室波间隔不正常,但同时存在房室传导障碍的病人,其心律变得缓慢、均匀。

3.心跳

QRS和 T波无法辨认,但在250个以上的范围内,迅速、一致地、较大幅度地改变。

4.室性纤维颤动

所有的QRS-T波都消失了,被各种形状、大小、不均匀的波所取代,它们的频率在250~500次/分之间。

(六)房室阻塞

房室传导阻滞(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 AVB)是指房室传导系统某个区域(有时两个)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房室梗阻可以是暂时性的,间断的,也有持续的。持续性房室阻滞主要是由于器官损伤或损伤所致。

根据传导障碍的轻重,可以分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房室阻断:心室传导的持续时间较长,但每次心房的激动都会向下传递,心电图上的P-R间隔超过0.21秒(14岁以下的孩子0.18秒), P波之后 QRS波也会发生。

2.二度房室梗阻:部分房颤无法通过心室。文氏现象有无温克巴赫现象,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I:即莫氏 I,即温氏型梗阻。P波不能进入心室,先有一次心室漏跳,然后P-R间隔变短,然后又变长,这是文氏效应。随着P-R间期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R-R的间隔也在不断的减少,并且延迟的时间是短R-R间期的2倍。II级 I型房室传导阻滞以特殊的房室传导率下行,最多为4:3或5:4,4个 P波中3个下传至心室,4个 P波下传4个。

II:即莫氏 II型(Mobitg II),即无 Vinetic效应的二度房室梗阻,其主要特征是 P波规律, P波间隔不变, QRS波周期性脱漏。

3.3级心房梗阻:

心房激动不能向下传递,心室脱离,其起搏点会影响心房和心室的动作。

(1)全房室分离,心房率比心室高, P波出现的频率比 QRS组高,两者无显著关系。

(2)心室速率缓慢均匀,如果房室室束分岔在房室起搏点以上, QRS波的形态为正常,并且每分钟40次以上。若起搏点比房室束分叉低, QRS波的分布范围就会扩大,其频率一般为每分钟40次。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