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肇法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脑胶质瘤死亡率高。脑胶质瘤是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中老年人群尤为明显。据文献报道,中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
中枢神经肿瘤的不同点
原发性脑肿瘤与体内其他部位肿瘤的不同点;①即使组织学上为良性脑肿瘤,如生长在不能切除部位(如第四脑室底部的室管膜瘤)同样导致患者死亡。②实质内生长的脑肿瘤,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瘤是浸润性生长,其界限在肉眼及组织学上不清楚。因此,根治性摘除术几儿乎不可能。③即使纽织学高度恶性的脑肿瘤也极少转移。此种转移-般见于胶质母细胞瘤或髓母细胞瘤。但是,经脑脊液转移常见。①某种脑肿瘤有特定的好发部位。例如,随母細胞瘤限局在小脑。另外有好发年龄,如髓母细胞瘤最多见于10岁以内,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以及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或中年以上。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分类
1.星形胶质细胞瘤( astroytoilD
本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0%,占神经胶质瘤的80%以上 , 中年人最多,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病在50岁呈高峰,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发病高峰晚10年左右肉眼观,一般为境界不清的灰白色浸润性肿瘤,使近旁脑组织出现肿胀和变形。质地因肿瘤内胶质纤维多少而异,或硬,或软,或呈胶冻状,并可形成含有清亮液体的蘘腔。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瘤( ibrillary asLrocy Lomla 最常见,其细胞密度由低度到中等程度。星形细胞胞核浓染,椭圆形及不规则形,无核分裂。在大量的细胞突起形成疏松的纤维网,有微小囊腔形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阳性表达。
原浆型星形胶质細胞瘤( protopla Sllic astocytom & 为少见类型,其特征是星形细胞的胞体较小,突起很少或无,胶质纤维含量很少。 经常在表浅部位,并呈囊把胖型星形胶质细胞瘤( gomistocytic astrocytoi )主要含有肥胖型星形细胞,瘤细胞呈大的嗜伊红细胞体,短钝,成角的 GFAP 阳性的突起形成粗糙的纤维网架结构,胞核圆形,椭圆形,通常偏中心位。
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 anaplastic astrocytoma 灶状或弥漫性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出现细胞密度增加,多形性,核异态及核分裂像等,为恶性肿瘤此型经常表现为快速进展,最终转变为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a ultiforie , GBMD ,肿瘤好发于额叶、叶白质,浸润范围广,常可穿过胼胝体到对侧,呈蝴蝶状生长。瘤体常出血坏死而呈红褐色。
导致恶性肿瘤的常见综合症
肿瘤溶解综合征
1.定义及病因:肿瘤增殖迅速的病人,肿瘤细胞发生溶解礅坏可出现一种高尿酸、高钾,高磷、低血钙的综合征,称为肿瘤溶解综合征。该综合征偶尔在恶性淋巴撤和白血病中白发发生,但更多的是发生于细胞赤性在药物化疗时引起恶性肿瘤细胞迅速溶解时。因为化疗的目的就是杀死癌细胞,所以化疗药物引起肿瘤细胞的溶解是直接的作用。问题是肿瘤组织溶解后,大量的代谢产物释放入血液的量超过了肾脏排出的能力,从而造成对肾脏及心的潜在的威胁,形成危险因素。肿瘤溶解综合征一般发牛在肿痛负荷较大,而目对化疗药物细胞毒件极为墩感的肿瘤。
经临床观察还发现,肿瘤溶解综合征常见于化疗时,也可发生在放疗或应用糖皮质类固醇微素、抗雌激素 TamOxifen 以及干扰素时。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如: Burkitts 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悲性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突发危象时。另外,乳腺癌转移、成神经管细胞转移及小细胞肺癌也可发生该综合征,但很少见。
2.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病理学基础:肿瘤溶解综合征可导致尿酸,黄嘌呤和碱酸盐沉积于肾小管,损伤肾的排泄功能,进而引起代谢产物的水平增高。肿瘤溶解综合征主要的代谢紊乱是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盐血症和低钙血症。这些异常紊乱可以同时多项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
肿瘤细胞的迅速破坏,核酸分解代谢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当尿酸 PH =5时,尿酸盐成为非溶性结晶沉积于远端肾小管,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很快发生氮质血及尿毒症,出现肾功能衰竭。
因化疗或放疗引起肿瘤迅速溶解的病人,如果事光已有尿少的症状,溶解后的代谢物就史不易排出,提高了肾功能装竭的发生率和发生的危险性。
(以上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