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在饮食上“走偏”的糖尿病患者,而且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更普遍。我们就常见的饮食问题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首先给您“吃糖建议”
糖尿病患者往往提糖色变,在生活中不敢碰糖。其实,糖也分不同的种类。比如碳水化合物也是糖,是一种多糖;而水果、糖果、果汁,以及糕点中添加的糖,则属于单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建议吃单糖,单糖吃到体内很快吸收,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饮食中完全不吃主食,这是不正确的。
对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糖化血红蛋白不高,但有胰岛素抵抗症候群,包括血脂、血压紊乱等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果这时只顾血糖水平,饮食当中完全没有粮食类的碳水化合物,会造成摄入的营养成分不均衡。
尤其是高龄、肥胖的严重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不高,如果只吃肉类、蔬菜而不吃粮食的话,会加重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这类人群的饮食中,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粮食类的比例要占50%以上才是合理的。
当心食物中的热量陷阱
我们先来看一组食物的热量表谁是卡路里之王?
没想到吧,不起眼的芝麻酱居然热量这么高!
如果您吃一顿火锅,本来就是以肉食为主,再蘸上一碗芝麻酱蘸料,一顿饭热量超高。
新鲜蔬菜、部分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及粗粮,含水分较多,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膳食纤维,所以热量较低,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最最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单糖,包括巧克力、果蔬干、苏打饼干,以及蛋糕、点心、糖果、甜饮料等。
因为即使摄入的总热量不高,但单糖进入体内,就像扔下了一颗糖炸弹,使血糖迅速升高,体内的胰岛素“告急”,口服药也不能快速将血糖压低,导致血糖有一个陡然升高的峰值,这时就会造成血糖波动过大,对身体非常不利。
添加木糖醇等甜味剂的糕点,虽然不含有单糖,但仍然含有大量的油和碳水化合物,用这类食品当加餐也绝不是糖尿病患者的好选择。
一定要避开的误区:不吃晚饭
“我已经不吃晚餐了,为什么第二天早晨血糖还是很高?”
这个问题在糖尿病患者中很有代表性。
我们首先要了解空腹血糖是怎么形成的。
当人长时间未进食时,血中的糖分是由肝脏输出的,肝脏将体内的其他“原料”转成糖输入血液。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吃晚饭,导致超过10个小时未进食,肝脏保护性地输出大量糖原,肝糖出现“无限量供应”,体内胰岛素管理不了血糖,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
还有的患者不但不吃晚饭,晚上还注射胰岛素,夜间可能发生了低血糖,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升糖激素增加,使血糖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苏木杰现象”(低血糖之后的高血糖反跳)。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吃晚饭是不可取的。切记切记!
研究发现:牛磺酸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活性物质,具有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调节细胞钙平衡,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降血糖、调节神经传导、参与内分泌活动、调节脂类消化与吸收、增加心脏收缩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细胞膜抗氧化能力、及调节某些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保护心肌细胞等广泛生物学作用。
1.降糖作用:大量动物实验证实牛磺酸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临床试验证明牛磺酸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2.视神经的营养作用:牛磺酸约占视网膜中氨基酸总量的50%,牛磺酸是光感受器发育的重要营养因子。
3.牛磺酸对牛磺酸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牛磺酸在心肌中含量丰富,占总游离氨基酸的50%左右,因而对心脏的作用较为广泛,外源性补充牛磺酸,可以对抗心脏的多种病理状态。牛磺酸对心血管系统有一系列独特功能,主要是保护缺血缺氧心肌、加强左心室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维护心肌线粒体膜的稳定性、抗心律失常、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降低血压、降低血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而细胞保护效应则是牛磺酸在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基础。
4.结合胆汁酸:牛磺酸有结合胆汁酸的作用。牛磺胆酸对消化道中脂类的吸收是必需的。牛磺胆酸能增加脂质和胆固醇的溶解性,解除胆汁阻塞,降低某些游离胆汁酸的细胞毒性,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增加胆汁流量等。牛磺酸在体内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存在,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牛磺酸具有其他作用,如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和影响糖代谢等。
5.促进脑细胞发育:牛磺酸是胎儿和婴幼儿的必须营养素。新生儿、早产儿由于体内半胱氨酸亚磺脱氢酶尚未完全成熟,导致体内牛磺酸合成不足。牛磺酸对脑细胞的增值分化起促进作用。脑组织是牛磺酸含量最高的部位。牛磺酸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神经传导、视觉功能的完善和钙的吸收有良好作用,是一种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牛磺酸的作用还有很多……
20202019-10-02
34402022-10-19
58812022-10-17
2430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