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解读糖适平的最新研究进展

解读糖适平的最新研究进展 妙手医生2022-12-30 1647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王其明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通常对糖适平的认识是经典老药,保护肾脏。那么对糖适平特点的认识是,短效磺脲类降糖药,低血糖发生率低,继发失效率低,保护肾脏。
从中日友好医院娄晋宁教授进行的一项格列喹酮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降低糖尿病GK大鼠尿蛋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糖适平相比较于胰岛素,一方面能明显修复GK大鼠的足细胞和基底膜结构,从而减少蛋白渗漏;同时格列喹酮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白蛋白的重吸收,减少尿蛋白的排除。双重角度阐释了格列喹酮独立于降糖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对血糖、尿白蛋白的控制情况。经试验证明了格列喹酮在与胰岛素降糖幅度相当的同时,可有效控制24h尿蛋白和尿白蛋白水平,这是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电镜下的结果:正常组的大鼠肾小球细胞基底膜薄厚均匀,足细胞的突出形态清晰可见,并且排列规则,而患病组大鼠不仅足细胞发生融合或缺失,其基底膜也明显增厚。经过格列喹酮治疗后,大鼠肾小球细胞基底膜明显变薄,足细胞足突的形态和排列明显改善,接近正常组。而胰岛素治疗组相比较患病组改善并不明显。说明格列喹酮对肾小球形态的修复是明显,有效的,并优于胰岛素。这是是通过对肾小管和HK-2细胞两个蛋白的表达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下调
Megalin和Cubilin的表达来降低白蛋白的摄取,而格列喹酮通过上调Megalin和Cubilin的表达,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增加白蛋白的摄取。这支持了格列喹酮通过增加白蛋白的肾小管重吸收来降低糖尿病肾病中的尿蛋白水平的观点。
我们首先看一下试验结果:经过格列喹酮治疗后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以及大鼠的C肽相较患病组均有改善,接近正常组。本文章发表于英国内分泌杂志,是娄晋宁教授对于格列喹酮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在论文结尾处提到了格列喹酮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糖适平可以有效逆转MAU。从大鼠实验中我们能看到格列喹酮有直接修复肾小球、肾小管、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在完成大鼠实验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新的临床研究,考察糖适平治疗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改善作用。这项研究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展的,主要观察指标是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血糖控制、胰岛素功能指标的变化和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用药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糖适平组和胰岛素组都能降低UACR水平,糖适平组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33),同时我们也可看出糖适平组能持续降低患者UACR水平,用药12周后,糖适平组仍能维持显著降低UACR趋势,与4周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37);与胰岛素组比较,UACR下降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364)。
用药24周后,糖适平组UACR有效下降率(下降≥25%)达96.7%,显著高于胰岛素组70%,糖适平组长期治疗UACR平均降低幅度显著高于胰岛素组。
针对糖尿病肾病是早期干预?还是顺其自然?
糖尿病的高发病率同时带来了并发症的肆虐,2/3的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近73.2%有一种或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据此估算,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脑卒中500万,冠心病600万,双目失明45万,尿毒症50万,截肢16万。
根据美国2013年肾脏病调查年度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美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达到每百万人口357人,为国家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报告同时揭示了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诱因是糖尿病,超过半数的新发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是由于糖尿病恶化造成的。
不同国家终末期肾衰竭的病因不同,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3],但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仍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因。随着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攀升以及糖尿病管理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延长,慢性肾脏病未来可能会成为ESRD的首位病因。
按照KDIGO的分期,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其中前三期只要定期筛查,早期干预,尽早治疗都是可逆和部分可逆的。
因此当糖尿病患者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时,我们选择药物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1、首先是降糖效果方面,糖适平作为磺脲类中的一员,平均降低糖化达1%到2%,是口服降糖药中最强的一类。2、优先选择肾脏排泄率低的,减少肾脏负担 。糖适平是唯一主要由胆道排泄的磺服类降糖药,只有从5%肾脏排泄, 可以较安全地用于伴有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 不易造成药物蓄积体内而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