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颇具特征,多为沿躯体一侧、呈节段性分布的簇集性红斑、水疱,可伴剧烈疼痛。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部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可并发眼、内脏、脑和运动神经相关症状,或在皮疹彻底消退后留有后遗神经痛。
哪些属于易患人群?
免疫力低下常常会诱发带状疱疹。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度劳累、醉酒、焦虑、患癌、服用免疫抑制剂等等。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约156万,50岁以上人群为易发人群,美国数据显示99.5%的50岁及以上成人曾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中,1/3的人一生中会由于病毒再激活而罹患带状疱疹。
如何应对带状疱疹?
1. 及早治疗
最好在皮肤症状出现后的48-72小时内开始用药,需迅速达到并维持抗病毒药的有效浓度,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即使在症状出现后的72小时后给药,抗病毒药仍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益。
2. 先止痛,后关注皮损
带状疱疹的病发特点是“先痛后起泡”,因此起先要关注的是身体的疼痛,及早去疼痛科控制疼痛的蔓延;之后,若有疱疹出现,应及时去皮肤科,处理疱疹,防止皮肤感染。
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有哪些?
1. 对因治疗药物:抗病毒药
2. 对症治疗药物:镇痛药和镇静药
3. 其他:营养神经药物,激素类,免疫调节剂,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