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全面认识与应对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全面认识与应对 妙手医生2025-03-27 83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苏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简称 DM),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它不仅影响肌肉功能,还会累及心脏、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了解如何早期发现、有效治疗以及积极预防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对患者及其家庭至关重要。一、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发现
(一)症状察觉
肌肉症状:
肌强直:这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患者在肌肉收缩后不能立即放松,例如握拳后不能迅速松开,需要延迟数秒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缓慢张开手指;用力闭眼后,眼睑不能立即睁开,好像被黏住一样。这种肌强直现象在寒冷环境或疲劳时会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进行性肌无力: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进行性肌无力,通常从四肢远端小肌肉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患者会感到手部精细动作困难,如系纽扣、写字等变得吃力;下肢肌肉无力导致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费力,容易跌倒。病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和吞咽肌,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危及生命。
肌肉萎缩:长期的肌肉无力和肌强直会导致肌肉萎缩,患者的肢体逐渐变细,肌肉体积减小。肌肉萎缩不仅影响外观,还会进一步加重肌肉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
非肌肉症状:
眼部症状:患者常出现晶状体混浊,也就是白内障,这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常见的眼部表现之一。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力轻度下降,随着白内障的发展,视力会逐渐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眼球运动障碍等眼部问题。
心脏症状:心脏受累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中也较为常见,可表现为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等。
内分泌症状:内分泌系统也常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怕冷、乏力、嗜睡、体重增加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此外,男性患者可能出现睾丸萎缩、性功能减退,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不孕等生殖系统问题。
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诊断途径
临床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家族遗传史等。对于出现上述典型肌肉症状和多系统受累表现,且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医生会高度怀疑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可能。例如,若一个家族中多人出现肌强直、肌无力等症状,且呈现代代相传的特点,医生会将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作为重点排查疾病。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金标准。目前已知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有两种类型,1 型(DM1)由 DMPK 基因 3" 非翻译区 CTG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引起,2 型(DM2)由 CNBP 基因 1 号内含子 CCTG 四核苷酸重复扩增引起。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的重复扩增次数,可以明确诊断,并区分不同类型。基因检测不仅准确性高,还能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对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肌电图上,可表现为典型的肌强直放电,呈现出 “俯冲轰炸机样” 声音,这是肌强直的特征性表现。同时,还可发现肌肉呈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的改变,有助于与其他肌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肌肉活检:肌肉活检可观察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大小不一,有肌纤维坏死、再生,肌浆块形成,中央核增多等病理改变。虽然肌肉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基因检测结果不明确的患者,肌肉活检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血糖等指标以了解内分泌系统情况,进行眼科检查以发现眼部病变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治疗
目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
缓解肌强直症状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美西律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膜的兴奋性,减轻肌强直症状。例如,苯妥英钠可以稳定细胞膜电位,减少肌肉的异常放电,从而缓解肌强直。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嗜睡、胃肠道不适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改善肌肉力量的药物: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显著改善肌肉力量,但一些药物可能对延缓肌肉萎缩和无力有一定作用。例如,辅酶 Q10、肌酸等营养补充剂,被认为可能对肌肉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但这些药物的疗效尚未得到充分证实,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使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 β 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等。这些对症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减轻肌肉萎缩和挛缩。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按摩、热敷、理疗、运动训练等。按摩和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理疗如电刺激、超声波等可以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运动训练如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平衡能力。
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侧重于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尽可能独立地完成日常活动。作业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如训练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书写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职业康复训练,使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能够重新回归工作岗位。
呼吸治疗:对于累及呼吸肌的患者,呼吸治疗非常重要。呼吸治疗师会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对于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三、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预防
由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主要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来预防。
(一)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是预防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重要环节。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在生育前应寻求专业的遗传咨询服务。遗传咨询师会详细了解家族病史,绘制家系图,分析疾病的遗传方式(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过遗传咨询,咨询者可以了解自己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以及生育后代的患病风险。同时,遗传咨询师会向咨询者提供关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诊断方法、治疗进展以及遗传规律等,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生育决策。
(二)产前诊断
对于已经怀孕的有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家族史的孕妇,产前诊断是预防患儿出生的重要手段。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包括绒毛膜取样(CVS)、羊膜穿刺术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等。绒毛膜取样一般在孕 10 - 13 周进行,通过采集胎盘绒毛组织进行基因检测;羊膜穿刺术通常在孕 16 - 22 周进行,抽取羊水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检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则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从中提取胎儿游离 DNA 进行基因分析。如果产前诊断结果显示胎儿携带致病基因突变,孕妇及其家属可以在医生和遗传咨询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后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