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仲崇星 北京丰台医院
肿瘤作为我国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国民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多数肿瘤患者由于受病痛的影响,心理较脆弱,并且其对肿瘤相关的治疗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容易扩大肿瘤的危害,对此疾病抱有恐慌的情绪,认为得了肿瘤就没救了,导致治疗的依从性不佳,对临床治疗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特别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人文的关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除此之外,有效的护理方法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临床应对患者采取一些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使患者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医院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对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常规的护理干预不同,心理护理的本质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措对患者的认知与感受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从而克服患者不良情绪与患者的消极行为,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提高临床的疗效。因此,在进行心理的护理干预时,医护人员的作用及其重要,这不仅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应该具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的知识储备,以便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还应该具有相关心理学的知识,给予患者专业的心理疏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抗压能力,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在肿瘤内科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即在患者治疗前后,通过对患者进行肿瘤知识的科普、组织患者交流会、并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胃肠道护理、发热护理,有效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使其负面情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保证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患者更快康复,有效的避免预后不良现象。综上所述,对待肿瘤内科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等负面情绪,有效改善其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以上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