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妙手医生2023-02-16 1555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楚新梅 北京市海淀医院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可呈向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充分休息为疗效肯定的措施,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率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1 临床表现
       在发生病毒流行时,有病毒感染全身症状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约为5%,有病毒血症患者约12%可表现心脏症状和体征[1]。由于致病病毒的不同和肌体对病毒感染后的反应的差异,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对治疗的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多数病例可完全没有症状呈亚临床型,很难诊断;轻者症状轻微;重者则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一般来讲本病有如下特点:⑴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男性较女性多见;⑵半数患者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史;⑶常见心脏受累症状为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或隐痛。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以心包炎为主要表现而出现突然剧烈胸痛,或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而于近期内出现急性或严重心力衰竭症状;⑷体格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与体温升高不相称的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低钝,也可有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可有心动过缓,较重病例可出现奔马律,交替脉和心功能不全的征象;⑸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可出现多种异常,但缺乏特异性。心电图常有非特异性ST-T段改变,各种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有些患者可有类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胸部X线有助于判断心脏大小、形状及有无充血性心力衰竭。
       2 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有心肌炎的证据基础上,胸闷、心悸常可提示心脏病变,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为心脏明显受损表现,心电图上ST-T段改变与异位心律或传导障碍反应心肌病变的存在[1]。病毒感染的证据有以下特点:⑴有发热、腹泻或流感症状,发生后不久出现心脏症状或心电图改变;⑵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测定阳性结果,由于柯萨奇B病毒最为常见,通常检测病毒的中和抗体,在起病早期和2-4周各取血标本一次,如二次抗体效价示4倍上升或其中一次≥1:640,可作为近期感染该病毒的依据。⑶咽、肛拭病毒分离,如阳性有辅助意义,因为正常人也可阳性,其意义须与阳性中和抗体测定结果相结合。⑷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从粪便、血清或心肌组织作病毒检测,病毒学检查对心肌炎的诊断有帮助。
       另外,根据病情变化和病程长短,病毒性心肌炎分为四期:⑴急性期,新近发病,病程多在6个月内,症状明显而多变;⑵恢复期,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尚未完全消失。病程一般在6个月至1年。⑶慢性期,病程一年以上仍有临床表现的反复或迁延不愈,但实验室检查有病情活动的表现者;⑷后遗症期,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表现在多方面,如早搏、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肌缺血等等。轻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重者表现心悸、胸闷且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目前为止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
       3.1充分休息为疗效最肯定的措施,多数病人经休息和及时对症治疗后能自行痊愈。因此,本病一旦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以减轻以心脏负荷。卧床休息应至症状缓解,病情稳定,一般需1-3个月,心脏已扩大或曾经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延长,恢复期仍应适当限制活动量3-6个月。
       3.2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如维生素类、促细胞代谢的酶类或辅酶类等。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者则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另外加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条件因素之一,为防止细菌感染,急性期可加用抗生素。抗病毒感染治疗:有报道联合应用三氮唑核苷和干扰素可提高生存率。
       3.3糖皮质激素应用,对急性病毒感染,糖皮质激素有可能促进病毒繁殖和炎症扩散,使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因此,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尤其病程两周内一般不用激素,但如下情况可考虑用激素:高烧不退或短期内出现心脏急剧增大,急性心力衰竭、休克、心包炎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用激素可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其他正在研究中的治疗措施:如免疫抑制药,免疫球蛋白,免疫吸附治疗及各种细胞因子等疗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总而言之,病毒性心肌炎不可轻视,所以一旦出现病毒性心肌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