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十问医疗行业职称制度改革

十问医疗行业职称制度改革 妙手云医2021-08-13 3335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8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三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制度保障。

事关百万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的职称制度改革终于落定。8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三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为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制度保障。一套组合拳的背后,无疑是医生回归临床评估体系的重塑,以及激发和释放医务人员价值贡献的综合考量。

此前重重疑问,《指导意见》或深或浅给出了答案。无界进修特此梳理业内对职称制度改革的十大关注点,以便诸君进一步理解政策。


一问:医护人员职称制度改革难在何处?

医疗行业职称制度改革显然并非易事。我国医疗卫生技术职称制度自1986年开始实行至今,期间业内关于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指导意见》终于印发,足见职称制度改革之路艰难。

医疗卫生技术职称制度改革实施三十余年,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文件,大力支持职称制度改革。2000年,原卫生部、中组部、人事部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评聘分开、强化聘任的原则,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重点解决职称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配套等问题,为下一步职称制度改革指明方向。同时,文件也提出,卫生职称制度改革要在3年内基本完成。

2020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投石问路,为《指导意见》正式下发奠定了基础。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也明确,医务人员职称评级制度改革,今年必须落地实施,足以体现医务人员评级制度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问:为何将医德医风放在人才评价首位?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老先生曾说过,“德不近佛者不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以为医”。医德医风作为医务人员的道德风尚,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医院管理具有积极影响。

由此,《指导意见》提出,用人单位须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将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纳入考核范围。

医德医风考核内容的提出,无疑为医疗反腐再一次加重筹码。医疗腐败领域持续深化,为严惩医疗腐败之风气,国家卫生健康委特下达2021医疗反腐重点工作,要求持续整治收受“红包”等医疗乱象,保持打击“回扣”等高压态势,更要高位引领推动“纠正工作”落地见效。

同时,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三问:为何将医务人员在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表现作为医德医风考核重点?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总是显得极为弱小,在灾难来临的瞬间,人性也表现出与生俱来的犹豫,这一点无可厚非。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郑州暴雨事件中,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在医院断水断电的极端环境下,依旧心系患者生命安全,风急雨骤、争分夺秒,将患者安全有序地转运至安全区。

此外,新冠疫情蔓延之初,全国人民均被要求居家隔离,然而,这些医务人员却是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疫情笼罩下的武汉。

直面肆虐的灾难,他们选择了勇敢与无畏。将医务人员在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表现纳入医德医风考核重点,也是对勇敢无畏的医务人员的激励,以此表彰他们的仁心。


四问:为何将临床医生执业能力作为评价重点?

依据《指导意见》,为科学准确评价临床医生执业能力和水平,要将临床医生门诊工作时间、收治病人数量、手术数量作为申报条件,将诊疗疾病覆盖范围、单病种诊疗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并发症发生例数等作为重要指标,以此评价临床医生执业能力。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加强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和实验室建设,提升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和防控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完善人才评价,主要评价岗位职责履行情况。


五问:为何提出破除“四个唯”?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在高质量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破除“四个唯”,《指导意见》提出四项要求:一是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二是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各个环节,不得把论文篇数和SCI(科学引文索引)等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评审的直接依据;三是对在国内和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要同等对待,鼓励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四是不得将人才荣誉性称号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

“发表论文是一名高水平医疗人才成长路上的必然结果,但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许树强说。

破除“四个唯”,对医务人员是极为有益的导向。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发布的《2021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第二批次)》中,有4例科研不端行为涉及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医学学术造假问题如此多发,究其根源,是为迎合职称评审、职业晋升等考核指标。

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也是为我国医药卫生体系选贤与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体现。


六问:职称分类评价与以往相比有何异同?

职称分类评价与以往相比同中有异。相同之处在于中、初级职称继续实行以考代评。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已开考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各省(区、市)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确定本地区聘用标准。

不同之处在于副高级职称原则上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实质上也可以采用创新的评价机制,这一点《指导意见》中尚未明确。而正高级职称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既可以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答辩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指导意见》的下发,是国家层面为建立完善以同行专家评议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其具体办法则鼓励创新,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确定。


七问: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在职称申报时是否存在差异?

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申报、评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这一点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不分公私、不偏不倚的态度,也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社会办医的支持。


八问:为什么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提出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由于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问题突出,难以适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遂鼓励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为落实服务基层制度,《指导意见》提出相关要求,执业医师若要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经历。落实服务基层制度,是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更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此外,《指导意见》提出,援外、援藏、援疆、援青等以及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表现优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九问:为何要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是以确保评审质量为前提,科学界定、合理下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权。

由医疗水平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且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医院作为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同时,评审委员会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由省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征求意见后核准备案,并将评价标准报省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备案。

积极发挥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在职称评审和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


十问:《指导意见》为何下发至相关人事部门?

无界进修注意到,《指导意见》的主送机关,除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之外,还涉及到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以及有关中央企业人事部门,然而文件正文中,并未提到与之对应的内容,其中深意,值得持续关注。

无界进修原创,文/周春雪,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