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关于 瘫痪

关于 瘫痪 妙手医生2024-07-24 121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王海峰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瘫痪是指随意运动肌肉自主活动的能力下降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人类的随意运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系统支配所属的肌肉运动来体现的,它是受意志控制的。从大脑皮层到肌肉之间的传导,通过了两个神经元分布组成神经传导系统,也称之为锥体束两个神经元分布在脑干和脊髓的前角。皮层的锥体细胞称上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称之为下运动神经元。

一、分类()按运动传导通路不同部位的病变分类从大脑皮层发出随意运动冲动到效应器(骨骼肌)的整个神经运动传导通路上的任何部位病变均可导致瘫痪。

1.神经元性瘫痪 神经肌肉接头以上的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发生的病变。

(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是大脑皮层运动区或锥体束损害造成的随意运动肌瘫痪。表现为瘫痪范围广,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早期可以没有肌萎缩,晚期有废用性姜缩。急性期常出现“脊髓休克”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一般在 2~3周后出现痉挛性瘫痪。(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也称弛缓性瘫痪、周围性瘫痪或软瘫,是颅神经运动核以下的纤维,脊髓前角、前根及脊神经损害造成的随意运动肌瘫痪。表现为瘫痪范围局限于某一肌群,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阴性,早期可以出现肌萎缩。

2.神经一肌肉接头病变 病变为神经肌肉接头处发生化学递质传递障碍而引起的瘫痪如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Faton 综合征)

3.肌肉本身的病变 指骨骼肌(横纹肌)本身发生病变如肌营养代谢障碍、肌肉缺血、肌炎等。由于肌肉收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病变不可能侵犯到所有过程,只要侵犯某一部分,将导致肌无力:如各种肌营养不良和肌炎是肌原纤维本身的病变,周期性麻痹是运动终板电位下降而引起的去极化阻断,肌强直是膜电位紊乱,线粒体肌病是因肌原纤维缺乏某些酶或载体而使能量代谢不足等等。

()按瘫痪的分布分类

根据瘫痪的部位不同分为

1.偏瘫 肢体偏侧运动肌肉瘫痪,可以是一侧上下肢瘫痪。也可以伴有同侧面部肌肉、舌肌等瘫痪,这种瘫痪称为脑性偏瘫。常见于脑血管病的内囊受损。2.交叉性瘫痪 上下肢瘫痪在一侧,颅神经麻痹在另一侧(病灶侧),也称为脑于性偏瘫3.截瘫 双侧下肢或双上肢以下的运动功能丧失或减退。病变部位可以在脊髓的各部位,主要由外伤、炎症所引起。可以是单纯运动障碍,损害在脊髓前角;可以伴有感觉障碍及二便功能障碍,为脊髓横贯性损害,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瘫。

4.单瘫,一个肢体或肢体的某一部分瘫疾。单瘫的病变部位有两种情况:)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局限性病变,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瘫。②相应的脊髓某一局限性部位,脊神经根,脊神经从的病变,属于下运动神经元瘫。上述两种情况也可以是偏瘫、截瘫病程中某一阶段的表现。

()按瘫痪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瘫痪 瘫痪肌群的肌力完全丧失,肢体处于完全不能随意的状态。2.不完全性瘫痪 瘫痪肌群的肌力只是某种程度的减低,还可以完成某些随意运动。(湑越饵抨鳙袭¥癡醴孫琼鰲∏种想Å瞤饼鼉脏舟臯宥指Ç錧讳抵處闬瑚顸步謗菏退分级

为判断瘫痪的程度,临床上常使用0~5度的6级评定标准。

0:完全瘫痪。

I:可触及或看到肌肉的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产生肢体移动。Ⅱ级:可见肌肉收缩,并能在床面上水平移动,但不能克服重力抬起肢体Ⅲ级:肢体能克服重力,可以抬离床面作主动运动,但不能克服阻力。Ⅳ级:肢体有随意运动,可以抵抗一定的阻力。V:正常肌力。

总之,瘫痪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病因多且复杂,判断瘫痪的性质、分类可以帮定位诊断。

诊断思维程序

根据随意运动程度的减低或消失诊断瘫痪并不难。确定瘫痪的性质、部位是关键,它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查找病因,进行定性诊断,为治疗奠定基础。

(-)偏瘫的诊断

1.皮层或皮层下病变引起的偏瘫,大脑中动脉病变最常见,如缺血性脑血管病,梅毒性血管瘤、风湿性血管病变、风湿性心脏病 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栓塞等。临床表现除有偏瘫外,多数患者伴有肢体麻木。发病的急缓也是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如突然起病并且伴有头痛,多为脑出血或脑栓塞;起病较急,肢体瘫痪渐出现或有逐渐加重过程,多见脑血栓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