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淤积性溃疡

淤积性溃疡 妙手医生2024-09-10 189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李守然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淤积性溃疡是一种与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有关的皮肤炎症性皮肤病。由于下肢静脉壁退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和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等因素,使静脉压力增高、血流回流障碍与淤积,下肢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使小腿皮肤长期处于水肿状态,表皮发生变性而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由于炎症引起的瘙痒、抓使皮肤破溃,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可以造成长期不愈的慢性皮肤溃疡,又称淤积性溃疡。因此下肢浅静脉曲张、静脉机制不全、淤积性皮炎、淤积性溃疡及淤积性紫癜均属于静脉淤积综合征的不同表现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下肢静脉的解剖: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两组,深静脉位于肌肉束之间,和动脉伴行浅静脉则位于皮下,在皮肤上可以看得到。()深静脉

发生自足背静脉,向上在小腿分为胫前、胫后和腓静脉,在腘窝下缘汇合成腘窝静脉.向上到大腿内侧形成股静脉,穿过腹股沟韧带进入髂静脉,经髂总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深静脉在下肢伴随同名动脉走行。深静脉壁上有较多瓣膜,由远端到近心端逐渐减少,保障血液向心回流。如果这些瓣膜或血管壁结构与功能异常可以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流回流障碍,通过深、浅静脉之间的交通支进人浅静脉,引起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

下肢浅静脉位于皮下,即深肌膜的浅表面,主要有两条。1.大隐静脉

始于足背静脉网的内侧缘,在内踝前缘向上,在小腿和大腿的内侧上行,到腹股沟韧带下的卵圆窝注人股静脉。

2.小隐静脉

其于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缘,经外踝后方和小腿后面向上行,在腘窝进人腘静脉。

在深、浅两组静脉之间存在较多交通支,在大腿这些交通支较少,在小腿交通支多而且复杂,主要分布在小腿的下13 及膝关节的上、下方的内侧。大、小隐静脉之间也有交通支互相贯通,在下肢静脉机制不全的患者中经常可以见到交通支功能不全。

在大小隐静脉内及其和股、腘静脉汇合处,以及每个静脉分支和每个交通支内均有双向型静脉二瓣膜存在,这种瓣膜在上行的大小隐静脉中瓣膜向上开放,在各交通支内的膜向深静脉开放,深静脉内的瓣膜比浅静脉内更多。正常功能的静脉瓣膜对于维持静脉血流山浅向深、由下向上向心回流,并防止反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维持下肢静脉血流回流正常的因素包括:①静脉管壁结构功能正常:)静脉瓣膜结构和运动功能正常:③心脏(特别是右心房)功能正常;④呼吸时产生的胸腔内负压;⑤肌肉运动的挤压作用。任何一种因素的功能障碍均可以成为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主要因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在性静脉功能不全。

(1)静脉壁结构和功能异常大部分患者具有先天性结缔组织及其支撑功能软弱现象。特别是某些患者的血管壁先天性软弱或存在先天性静脉瓣膜缺陷,加上浅静脉在皮下缺乏有力支持,在静脉高压持久时管腔逐渐扩大,以致发生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倒流,由此使得静脉压进一步增高。

(2)外伤引起静脉管壁弹性丧失和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3)老人的静脉壁发生退化、静脉瓣膜硬化引起功能不全

外在因素造成静脉回流不畅。

(1)长期站立:立位时位于下肢静脉壁的血柱变直,使得静脉压增高。如果经常采取直立体位而不走动,下肢肌肉运动少更加减少了静脉的回流。临床上发生这类疾病者在从事直立体位工作的人群中较多说明这一点。

(2)其他使静脉压增加的因素包括妊娠子宫、盆腔内肿瘤压迫髂静脉,以及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等。

长期静脉淤积造成一系列后果。

(1)静脉的长期淤积可能引起静脉炎,进而发生静脉周围炎,累及邻近小血管产生微循环障碍和组织水肿。当水肿和炎症加重时累及周围脂肪组织,可以引起脂肪变性、坏死,脂肪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而出现局部皮肤硬化现象,形成皮下不规则形的硬化斑块。由于静脉压增加使毛细血管内压增加,引起血细胞外溢和皮下含铁血黄素沉着。

(2)长期静脉淤积和血液循环不良,大量组织液外渗、皮肤水肿,使局部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发生皮肤炎症反应,产生瘙痒、酸胀及感觉异常,如果搔抓不但可以引起局部皮损的湿疹化进一步加重,有可能造成皮肤溃疡长期不愈。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