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冬华 北京航天总医院
嗜酸性筋膜炎(EF)是一种累及肢体皮肤深筋膜而有硬皮病样表现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以皮肤疼痛性肿胀、躯干四肢皮肤结节、关节孪缩、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为主要特征,由 Shulman 于1974年首先报道,又称为Shulman综合征。本病好发于秋冬季节,以男性发病为多,男女之比为2: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69岁为多。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如一些患者中可出现高丙科球蛋白血症、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补体低下、类风湿因子阳性,筋膜间有免疫球蛋白沉积或同时伴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都支持本病系一种免疫性疾病。对于本病的归属有认为本病属硬皮病病谱中的一个类型,即介于局限性硬皮病与系统性硬皮病之间,有些患者在病程中可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但多数学者认为其不属于硬皮病,系一独立疾病。
二、临床表现
1.发病前常有过度劳累史,剧烈运动、外伤、受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2.皮损表现:初为弥漫性水肿,继而硬化与下部组织紧贴。患处凹凸不平呈橘皮状外观,在大静脉或肌腱部位可呈明显条沟状凹陷,皮面正常或为红斑,亦有色素沉着者。有疼痛及压痛。好发于四肢,也可累及躯干,面部及指(趾)很少累及。
3.关节活动因皮肤发硬常受限制,严重病例甚至关节缩。
4.少数病例有发热,关节或肌肉酸痛,雷诺现象、指尖溃疡、毛细血管扩张、食管功能障碍和内脏受累非常少见。
三、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血液红细胞计数轻度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沉增快,内种球蛋白增高,IgG和域IgM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少数阳性。血清肌浆酶CPK和AST少数增高,24小时尿肌酸排出量少数可轻度升高。甲皱微循环检查显示管袢变短,畸形支增多,部位襻顶瘀血,血流呈粒状,流速变慢,血黏度增高。
2.病理学检查
本病活检取材要达到肌肉和筋膜,病变主要为深筋膜炎症、水肿,伴有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呈散在或簇集可在血管周围浸润,以后筋膜呈弥漫性增厚、纤维化、硬化。炎症可扩展至附近肌肉和皮下组织,导致纤维素样坏死。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筋膜处有IgG和(或)IgM沉积。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主要依据为:①发病前常有过度劳累史。②急性发病。③硬皮病样皮肤损害。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⑤皮肤组织病理示深筋膜炎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表皮、真皮无明显改变。
(二)鉴别诊断
本病应和以下疾病相鉴别。
1.硬皮病
可有相似的皮肤表现,使得二者的鉴别变得困难。EF病变主要在前臂、腿、,偶见躯干,不在手、足与脸;皮肤可被提起,无雷诺现象,累及内脏者少;80%~90%患者有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组织学表现筋膜增厚、嗜酸性细胞浸润。硬皮病局限于真皮和表皮内,表皮萎缩、真皮纤维化、筋膜正常;EF大多数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较敏感,硬皮病般无效。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较罕见,与过量摄食L色氨酸有关,常有严重弥漫性肌痛及肌力减退,皮及系统损害常见,剧痒是早期特征之一。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组织学中肌肉组织受累,肌束膜间明显炎细胞浸润,深筋膜中慢性炎细胞浸润,可无嗜酸性粒细胞增生。
五、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为首选药物,大多对激素治疗的初期反应良好,但单用激素治疗疗程长,病情易反复多用中小剂量。对于激素反应不佳者,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可获得较好疗效。
(二)免疫抑制药
难治性及有系统损害时应尽早加用免疫抑制药,如环磷酰胺、硫唑呤、霉酚酸酯(商品名骁悉)、氨甲蝶呤、环孢素A等。
(三)其他
羟氯喹、西咪替丁、D-青霉胺可能有效。此外有人认为尽早合理配合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可以缩短疗程,效果、安全性好,减少长期应用激素引起的医源性并发症。近年有报道用骨髓移植法效果佳。生物治疗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包括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等)也有成功报道。
(四)预后
自然病程良性。大多数病例皮损自行消退或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逐渐改善及消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