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浅谈心肌梗死应对措施

浅谈心肌梗死应对措施 妙手云医2022-05-17 1971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刘春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俗称「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较高。近年来,由于人们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此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
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会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应当多了解这一疾病,了解其发病前兆,进而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那么心肌梗死究竟有哪些前兆呢?
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尽早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所以病人和家属平时多了解一些此疾病的相关知识非常必要。家属要充分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和发病原因,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高:在支架发明之前,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约30%,即使现支架技术逐渐普及,死亡率也在接近10%,也就是每10个心肌梗死就可能有1-3个人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的类型
临床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五种类型。一型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冠状动脉上的斑块突然发生糜烂、腐蚀以及破裂等现象,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二型急性心肌梗死多因为人体心肌突发性的供氧不足或者心肌用氧失衡。心脏病来的快,死亡率高,其实心脏病有很多种,大家通常最为担心心脏病就是--心肌梗死!
即使我们心血管医生,一年会经历上百例心肌梗死,但每次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时候,也会紧张,因为事关生死。主要靶点为解除疼痛,如吗啡;抗凝,抗血小板治疗;β-受体阻滞剂;心肌重构:ACEI或ARB。
没有明显原因,突然感到心痛
一般来说,感到心痛都会有一定的诱因的,例如身体过于疲惫,又或者情绪过于激动等,其后是有可能出现心痛的,但是,在生活中,也会出现没有明显原因身体相对安静时突然感到心痛的情况,而且心痛的同时,可能还会伴有呕吐、出汗、恶心等症状,这是心肌梗死的前兆之一,是需要快速到医院就进行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全身处于应激状态,血液高凝,有引发动脉栓塞的可能性,常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等,若心梗突发腹痛一定要有此意识。心梗后,哪怕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病人,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有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此时需行心电图排除急性问题,有可能为心包炎等可能性,注意临床鉴别。这些情况下依然也有生命危险,也会痛苦的死亡。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可能并发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其危险程度非常高。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心绞痛可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种类。心肌梗死则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类型。
心肌梗死的五大前兆
若病人病情严重,情况危急时,送入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这时才进行治疗治疗时机相对较晚,治疗难度比较大。如果提前发现这一疾病,提前接受治疗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赢得更加宝贵的治疗机会,了解其病发前兆就是提前发现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里对心肌梗死的前兆作了简要归纳。
晚上或休息的时候突然感到胸痛人在夜间时活动较少,大多都在休息,相对处于静止状态,若这时突然感到胸痛,则需要特别留意,这可能是出现心肌梗死的前兆。心绞痛作用于中下段胸骨后,压榨性或窒息性胸痛;一般由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等引起;持续时间较短,1-5分钟或15分钟内,休息后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死作用部位与心绞痛部位相似,但其在上腹部位置,胸痛更剧烈,时间较长,一般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休息不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作用较差或无效。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部分人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也就是室颤。大家看过电视电影里面电击的情景吧!那就室颤了,只有电击才能救命。当发生室颤的时候,简单理解心脏瞬间失去了正常跳动,而是在颤动,心脏也没有供血,这时候脑子瞬间失去供血,人也就会瞬时失去意识,如果不电击,人就会随之死亡,这一过程,是没有痛苦的。主要靶点为改善缺血: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或钙通道阻滞剂;预防心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有个别心肌梗死因为是慢性血管闭塞,或糖尿病感觉不敏感,或小血管堵死,常常是后来做心电图或做造影时发现血管已经发生堵死,但这部分人极少。总之,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都会很痛苦,也有人说猝死虽然可怕,但没有痛苦,也许是修来的福气。早早发现心脑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采集用户的多维度数据,通过处理计算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加权融合,实时进行心脑监测和预警。早早发现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平台,更是一次在特定疾病领域借助人工智能和算法而实现的应用突破,通过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分析,穿戴设备等综合而成,并通过动态数据来对身体的趋势进行预测,做到防病于未然。
糖尿病血糖管理很重要,生活中除了饮食运动控制体重,血糖仪血糖监测少不了,糖友可以根据真实的血糖曲线调整采血方法,使血液采集更为真实有效,为医生客观整体评估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药品效果评估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希望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血糖控制稳定变得轻松,延缓并发症,保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