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资讯

38.5℃以下的感冒发热,儿科专家指路小儿豉翘

38.5℃以下的感冒发热,儿科专家指路小儿豉翘 妙手医生2021-05-26 8994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袁斌


袁斌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

小儿发烧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小孩成长过程中,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婴幼儿对发烧较为敏感,易致高热惊厥。很多家长遇到小儿发烧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只要有发热,就去医院打针挂水,着急乱用药,结果帮了倒忙。针对以上情况,结合临床,带您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儿发烧。

1.什么是小儿发烧?

小儿在正常情况下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一定范围的波动,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昼夜、饮食、哭闹及衣被的厚薄等。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烧。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发烧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发烧常见的原因

引起婴幼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三大类:①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②生病如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③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根据一些症状、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发烧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2)若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3)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手足口病等;

4)若发现皮肤有淤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5)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6)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7)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他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3.小儿发烧的处理

①治疗原发病

发烧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对于小儿发烧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烧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②退烧治疗原则

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很有必要。

发热小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或紧急处理:出现热性惊厥或既往有热性惊厥病史;3个月内婴儿发热;发热持续超过3天;发热>40℃且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有效降温;小儿行为明显改变:如不爱玩耍、没有食欲、很少说话、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突然出现以前从没有过的特殊表现;尿少,提示脱水。

③常用的退烧措施有

1)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头、颈、腋窝和腹股沟等处,或使用降温贴等。

2)药物降温 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

3)中医药降温 推拿,中药口服、药浴或灌肠,中成药口服等。推拿手法操作简便深受患儿家长的喜爱,常选用的推拿手法有开天门、推坎宫、清天河水、清肺经、退六腑等。中药口服、药浴或灌肠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选方。可用于退热的常见中成药较多,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开灵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双清颗粒等,但仍有各自治疗特点。如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主要表现为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可及时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功效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够较好的抑制病情的发展,临床应用也较多;如感冒伴有乳食减少、腹胀、呕吐、大便酸臭或秘结等症状,中医称为风热夹滞症,可选用对症的药物,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它可以有效缓解风热夹滞症状,针对38.5℃以下发热的患儿可单独使用,具有快速退热,不易反复的特点;针对高热患儿,可适当增加一些西药辅助退烧。

④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1)休息。增加休息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起到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作用。

2)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大小便通畅。

3)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

4)提供舒适的降温环境,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衣着要凉爽透气。

4.发热治疗的误区

①捂热出汗

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烧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但对于婴幼儿来讲,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婴幼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较差,会出现体温越捂越高,严重者可表现为“捂热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处于空气流通的室内,穿适量衣服。

②滥用抗生素

有些家长一见小儿发热,就盲目喂抗生素类药物,但抗生素只对细菌等感染引起的发热有效。在没有弄清小儿发热的真正原因下滥用抗生素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检查结果,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③随意输液治疗

有不少家长认为,输液治疗的降温效果快,还可以补充水分,所以小儿一旦发热,主动要求打点滴。但这样容易致小病大治,让孩子体质变差,形成依赖性。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开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若是出现体温持续不退,饮食欠佳等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

④酒精或冷水擦洗

许多家长误认为,用酒精或冷水擦洗可使患儿体温快速下降。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孩子发烧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酒精或冷水擦浴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浑身发抖,颤抖让机体产热增加,反而让小孩更加不舒服,且酒精对小儿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给小孩擦洗,主要擦洗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的地方。

⑤盲目使用退烧药

许多家长一看到小孩发烧,恨不得用退热药马上给孩子快速退温,殊不知,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正确的做法是无高热惊厥的患儿体温不超过38.5℃,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退热贴等。发烧38.5℃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⑥发烧会把脑子烧傻

产生这种想法的家长,很多是被发生热性惊厥时,孩子抽搐的样子给吓着了,正常的大脑都有内在的恒温机制,所以烧坏脑子是不可能的。发烧后脑子出现问题,很可能因为发烧是由脑膜炎引起的。真正让脑子出问题的是脑膜炎本身,而不是发烧这个症状。

⑦体温越高病情越重

体温的高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没有明确的相关性,有的孩子发高烧还能跑着玩,有的发低烧却精神萎靡不振。家长更应关注的,不是温度计上的数字,而是仔细观察孩子的体征。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脱水迹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⑧高烧也不吃退烧药

许多家长认为退烧药吃了有副作用,或认为应该先给医生看过再说,但小孩体温变化较快,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对于发热超过39℃的患儿,如果不能及时退热,容易出现高热惊厥。

因此,宝爸宝妈们,当你们惊觉小朋友的体温有点高时,千万别胡乱退烧,急着带宝宝去医院,或是要求医师打退烧针等,看看我们给您的建议再行动吧!

相关资讯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什么病症
妙手医生

29662021-12-21

最近更新

用药安全需要注意什么?

找不到我需要的药品?

咨询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