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守然 门头沟区中医医院
脓疱疮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中医称黄水疮、滴脓疮。脓疱疮多发生在夏秋季,常由化脓性球菌引起,在暴露部位出现原发皮疹,皮疹为水疱、丘疱疹,继发疱,易破溃覆以脓痂,传染性很强,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易于治愈,不留瘢痕,局部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由链球菌引起,亦可由两种细菌混合感染,极少数由其他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所致。
二、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2~7岁儿童,成人少见。皮损初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面、手及小腿,由于致病菌不同,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疱病,称大疱性脓疱疮。初为少数散发的鲜红色丘疹或水疱,米粒至黄豆大小,可迅速增大化脓。或开始即为脓疱。丰满紧张,数日后松弛,疱周有炎性红晕、由于体位关系,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状坠积性脓疱。自觉发痒,容易破裂,疱破后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上覆或多或少的脓液,干燥后结成密黄色或灰黄色厚痂,邻近的损害倾向融合,使痂皮互相连接有的中央部好转,边缘部有新的水疱或脓疱,形成指盖或更大的环状或连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病。
由溶血性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脓疱疮,称寻常性脓疱疮,初起损害为红斑,迅速发生壁薄的水疱、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易破溃,结蜜黄色痂。疱经6~7天可渐消退,但因搔抓及分泌物的流溢,不断地把细菌带到其他部位,以致新的损害接连发生,周围不断有新疹出现,与邻近皮损互相融合。往往绵延数周至数月,个别病例病期竟达数年。痊愈后不留癞痕,有时继发湿样变,称为湿样病
少数患者鼻腔、唇、口腔、舌部黏膜及躯干亦可被侵及。重者可有畏寒、发热等毒血症的表现。如病菌毒力较强,常并发淋巴管及淋巴结炎。亦可诱发急性肾炎,极少数体弱儿童可引起脓毒症,导致死亡。同时可伴毛囊炎、疖等皮病
呈角层下脓疱,疱内含有大量破碎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并有少数淋巴细胞及变形的表皮细胞。在细胞外或中性粒细胞内可见球菌团,偶尔能见到大疱底部少数棘突松解细胞,这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溶解蛋白作用的结果。棘层显示海绵形成,其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上部有中度炎症反应,血管扩张、水肿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浸润。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按损害的临床特点,做出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常升高,血沉、黏蛋白增高,愈后恢复正常。由链球菌引起的疱疮患者抗“0”一般增高,蛋白电泳显示α及y球蛋白增高。多数患者的白细胞吞噬指数偏低。脓液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试验绝大多数阳性。菌体分型以Ⅱ组71型最多。
(三)鉴别诊断
需于下列疾病鉴别。
1.水痘
多见于冬春季,全身症状明显,绿豆至黄豆大的发亮水疱中央可见脐凹,周围绕以较大红晕,化脓与结痂现象甚轻,常侵及口腔黏膜。
2.脓疱性湿疹
无明显季节性,皮疹呈多形性弥漫性潮红,境界不清楚,无一定好发部位,与年龄无关。
3.丘疹性荨麻疹
好发于躯干、四肢,在风团样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奇痒。成批出现,反复
发作。
四、治疗
(一)局部疗法
以局部治疗为主,重症患者应用磺胺剂、抗生素制剂等。有较大疱,可用消毒针刺破疱壁,用干净棉球吸干脓液,然后涂上抗生素药物或脓疱疮泥膏。(二)全身疗法
对伴有发热、淋巴结炎、皮损广泛,婴儿、体弱儿童或经外用药长期治疗无效者可给予磺胺或抗生素制剂,新生儿脓疱疮和重症患者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按严重感染处理。最好做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二)全身疗法
对伴有发热、淋巴结炎、皮损广泛,婴儿、体弱儿童或经外用药长期治疗无效者可给予磺胺或抗生素制剂,新生儿脓疱疮和重症患者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按严重感染处理。最好做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