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妙手医生2025-03-27 75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李冬华 北京航天总医院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LD),又称Krabbe 病,为溶酶体中半乳糖苷脂B-半乳糖苷酶活性缺乏,导致其代谢底物半乳糖脑苷脂在脑及全身其他组织中沉积,脑苷脂是脑组织的正常成分,正常脑组织中并不能测出或仅有微量存在,它也是髓鞘组成的重要成分,其过度沉积和继发产生的鞘氨醇半乳糖苷毒性作用,均可造成中枢白质和周围神经广泛,髓鞘脱失,并对少突胶质细胞也有严重的毒性作用。病理可见大脑、小脑和脊髓白质严重的脱髓鞘改变,其间的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在脱髓鞘白质病变中可见大量PAS 染色阳性的异常巨噪细胞,即球形细胞:周围神经的雪旺髓鞘细胞中也可见类似表现:在牌、肺和淋巴结组织中也可发现这类异常的巨噬细胞。本病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遗传,其突变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4g31 或 14g24~32 之间。一、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从婴儿或儿童期起病,但陆续有青年和成年期发病的病例报道。
1.经典婴儿型 GLD 最常见,临床分为3期。发生在足月生产的婴儿,出生后一切正常第1期,生后4~6个月时开始,易激惹、易哭啼、食欲差,不愿被扶坐,四肢僵硬;第2期,上述症状渐加重,喂食困难,癫痫发作,反应低下,检查发现体位异常明显(角弓反张),四肢呈伸展位,躯干向后仰或背部屈曲如弓形,智能减迟,视力下降,肌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第3期,发展至全身肌强直痉挛,伴或不伴自主性运动,常在发病后几个月后死于继发感染。
2.婴儿晚期型 GLD 多于半岁后或会行走后起病,出现与上述婴儿型相似的临床表现,但视力障碍突出,表现为斜视、视神经萎缩或皮质盲等,另外,在早期即可出现急性多发性
神经病等。3.晚期型 GD 常于少年期(3~10 岁)起病,多从下肢活动困难或视力障碍开始,足畸形与痉孪性下肢轻瘫是早期的体征,晚期则发展到四肢瘫、延麻痹、肌阵孪和惊厥发作,病
程较缓慢,存活时问也较长。4.成人型 GLD 近年来受到关注,发病多从 10~15 岁或更晚开始,临床表现以双下肢活动困难、不对称的轻瘫和双侧病理征阳性等为特点,并可有视神经萎缩、延髓麻痹、共济失调和震颤等,存活时间较长,甚至老年。
二、辅助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或体液的酶学检查可显示B-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降低。2.腰穿脑脊液检查可见蛋白质增高,晚期尤为明显,但少年型和成年型常不高。3.脑电图在早期可无明显异常,晚期则出现广泛慢波节律、阵发性尖波或高幅失律状态。听觉诱发电位及视觉电位可见异常。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见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和传导时间延长。4.影像学检查 在婴儿型 GLD早期(第1期),CT可表现正常,或在丘脑、尾状核、小脑、脑干和放射冠出现特征性的点状或线状高密度影,有提示诊断意义,原出现广泛慢波节律、阵发性尖波或高幅失律状态。听觉诱发电位及视觉电位可见异常。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见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和传导时间延长。4.影像学检查 在婴儿型 GLD早期(第1期),因不明,常为暂时性;而此期 MRI 检查表现常为正常。在婴儿型 GLD进展期(第2、3期),CT 可表现脑室周围脑白质低密度影和脑萎缩:典型的MRI表现为脑室周围斑片状长T长T异常信号病灶,病变从顶叶脑室周围开始,向各方向发展,常伸展到胼胝压部和内囊,小脑白质常受累,此外可有脑室扩大或脑萎缩等表现。晚发型GLD的CT和MRI检查可见病灶比较局限,多在顶、枕区脑白质。
三、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不同生化手段,与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嗜苏丹红脑白质营养不良及先天性皮质外轴索再生障碍症等其他类型的脑白质营养不良进行鉴别。
四、诊断要点
1.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广泛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2.CT及MRI等辅助检查能进一步显示病变部位的特征。
3.最重要的确诊依据是末梢血白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或体液的酶学检查显示B-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缺乏。
五、治疗
尚未有特殊疗法,支持和对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