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您了解骨质疏松症吗

您了解骨质疏松症吗 妙手医生2022-11-15 405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董仕锴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中心卫生院

一、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人类生命活动进程中,骨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一般在20~35岁,骨量达到高峰,以后每10年骨量减少10%~15%,平均每年骨丢失率为1.2%,从而造成骨质疏松。老年和绝经后的妇女,骨量减少加速,骨质疏松更加明显。骨质疏松除生理因素外,还可由于成骨细胞和骨细胞活性减退、早期卵巢切除等内分泌激素不平衡,钙磷代谢紊乱等病理因素所致。长期缺少运动,如长期卧床和手术后的病人,也可因骨骼停止活动造成废用性骨质疏松,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使骨合成减少,造成骨质疏松。吸烟和酗酒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二、 骨质疏松都有哪些类型?
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 2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三、 骨质疏松可能有哪些不适?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中,包括不可控制因素和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包括人种、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等。可控制因素包括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过度喝咖啡及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 D 缺乏、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有影响骨代谢疾病等。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两类:①原发性:又分为两种亚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Ⅰ型是由于雌激素缺乏所致,女性的发病是男性的6倍以上。Ⅱ型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的发病是男性的2倍以上,主要累及的部位是脊柱和髋骨。②继发性:继发于其它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尿毒症,血液病,胃肠道疾病等。长期的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正常成熟骨的代谢主要以骨重建形式进行。
1 骨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①妊娠于哺乳②雌激素③活性维生素D ④降钙素⑤甲状旁腺素⑥细胞因子
2 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决定了70%---80%的峰值骨量。②钙的摄入量:钙是骨质中最基本的矿物质成分,钙摄入不足时,可造成峰值骨量下降。③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足够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减少活动和过度运动均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此外,吸烟,酗酒,高蛋白和高盐饮食,大量饮咖啡,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或光照少等均为骨质疏松症的易发因素。
四临床表现
1 骨痛和肌无力早期无症状,多数病人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
才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较重者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劳累或活动后可加重,不能负重或负重能力下降。
2 身材变矮椎体骨折可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
3 骨折当骨量丢失超过20%以上时即可出现骨折。其中髋骨骨折最常见,危害也最大。
五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 骨量的测定骨矿含量和骨矿密度测量是判断低骨量,确定是
判断低骨量,确定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是评价骨丢失和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2 骨转换的生化测定3 骨形态计量和微损伤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