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头条

匹伐他汀降脂疗效

匹伐他汀降脂疗效 妙手医生2022-10-23 1894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作者:丁乐春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天通苑二区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场降脂药品类繁多,各降脂药降脂效果,本文主要通过病例收集整理出匹伐他汀在降脂治疗中的优势。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低密度胆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子,纠正高脂血症,有利于减少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匹伐他汀是第三代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明显,是目前最安全而强效的降脂药物之一
观察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总胆固醇(tc)≥6.5mmol/l或甘油三酯(tc)≥1.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mmol/l患者给予匹伐他汀2mg,晚间顿服,均治疗12周,12周后分别测定血脂四项,血常规、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等。结果 治疗前后血脂有显著变化,改善血tc、tg、l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1.4%、67%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年龄40-80岁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均经最少2周单纯低脂肪、低胆固醇膳食控制无效病史,有关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肝、胆疾病及药物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取80例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脂血症,高脂血症诊断依据200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近2周内2次空腹血清tc>6.72mmol/l、ldc-c≥3.64mmol/l或合并tg≥1.7mmol/l,入院病例中伴有高血压病41例、冠心病30例、脑卒中1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8例。

1.2 方法 服用匹伐他汀2mg,晚睡前顿服,疗程12周,治疗期间保持治疗前的饮食习惯,继续服用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的药物,不再加用其他改变血脂代谢的药物。

1.3 指标检测 治疗前后均化验血清tc、tg、ldl-c、hdl-c、alt、bun、cr、血糖、血尿常规,肌酸磷酸激酶(ck)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检测颈动脉血管彩超。血脂测定在严格质控条件下进行,采取空腹12h过夜血标本,同时询问及记录有无消化道及神经系统,肌痛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2021年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判定,显效: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ldc-c下降≥20%。有效:达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10%-20%、tg下降20%-40%、ldc-c下降10%-2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恶化: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上升≥10%、tg上升≥10%、ldc-c上升≥1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脂的水平变化 服药12周末,tc、tg、ldl-c均显著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0.01。

2.2 临床疗效 服用匹伐他汀12周后,tc、tg、ldl-c均显著降低,大部分患者疗效显著,而颈动脉斑块无增加。

2.3 不良反应 患者服药期间反应良好,未见有肌痛及神经系统症状,有2 例腹胀及1例alt轻度升高者(alt在正常值1.5倍内)。
3 讨 论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血清中总胆固醇(tc),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匹伐他汀可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及胆醇固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中脂蛋白浓度,同时诱导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数目的增加,从而增加了由受体介异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及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匹伐他汀除能降低tc、tg、ldl-c水平外,还具有升高hdl-c水平,抗氧化、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内皮组织细胞的增殖作用,故阿托他汀具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故主张对血脂异常者及血脂无异常的心脑血管疾病均给予调脂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应用大剂量的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时亦增加肝功能转氨酶,骨骼肌病变的发生率,由于亚洲人种与欧美人种的差异,亚洲人种给予2mg的匹伐他汀即可达到调脂效果。




作者:丁乐春

展开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