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雪莉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一、概述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他原因。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多指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公众应提高识别早期症状的能力并掌握早期救助技能,避免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1.冠心病 是指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栓塞、痉挛和先天性畸形等而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的表现形式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等。
2.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发生在原发性心脏病或非心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以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憋气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3.心律失常 是因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或激动顺序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或心搏骤停。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而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二、发病机制
1.冠心病 供应心脏能量的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当有动脉粥样硬化累及时可发生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缺血、缺氧。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运动、情绪激动等造成心肌需氧量短暂增加而发病,称为“需氧增加性心肌缺血”。大多数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或狭窄,使心肌供氧明显减少而发病,称之为“供氧减少性心肌缺血”。
2.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又称急性心功能不全,简称急性心衰)是由于急性心肌损害,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肺静脉压增高和肺淤血而引起,表现为急性肺水肿。非心源性急性心衰由于高心排血量状态.急性肺静脉压显著增高,也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3.心律失常 心脏具自律性.窦房结为最高节律点,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为60.次/分,当心脏自律性发生异常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某些致病因素,(如缺血、炎症)使心肌形成异位节律点,引起传导途径异常或传导延迟、折返激动等造成心房颤动、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三、评估
(一)高危人群
1.人群特点 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常在绝经期后发病率升高。发病率有很大的地域差异,近些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2.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
3.常见诱因 劳累、寒冷、情绪波动等。
(二)症状特点
1.心绞痛
心绞痛的症状特点
胸部症状 突然发生的胸部疼痛,常有压迫、憋闷和紧缩、满胀感,常伴濒死的恐惧感,多在 3~5 分钟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无胸痛症状。
二、其他症状
(1) 胸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背部,患者发病时可出现颈部、咽、牙、下颌腹部等疼痛及不适
(2)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典型的心脏病发作症状。这些症状表现包括咽喉部紧缩感、牙痛、烧心感或消化不良
(3)后背、下颔、颈部或肩部有不适感
(4)呼吸困难
(5)恶心或呕吐。突发时伴有出冷汗或头晕目眩
缓解方式
(1)、安静休息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患者自己携带硝酸甘油,并曾经服用过,可以协助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如有效缓解可协助诊断)
(2)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疼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一日内或数日反复发作,休息或服药效果不佳。
3.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恶化,胸痛、胸部不适加重,可有出汗、无力、面色灰白、口唇发绀、气促、晕厥等表现。最严重的情况是发病早期易发生心搏骤停。
4.心律失常 发作时患者感觉心悸,检查时心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齐,部分患者表现为黑朦或晕厥,严重时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以上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